![]() |
来源: 乐东县政协办公室 | 发文机关: 乐东县政府办公室 |
分享到:
|
关于提升我县豇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陈树远
我县作为海南冬春季瓜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每年为全国市场供应大量新鲜优质的反季节瓜果菜。豇豆作为我县出岛冬春季瓜菜主要品类之一,不仅供应全国多个市场,也是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如何确保豇豆种植实现显著增产增收,全方位保障其质量安全,正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病虫害防控挑战艰巨
我县独特的气候条件赋予了豇豆全年无休的生长环境,但也导致病虫害无法经历冬季蛰伏期,常年基数庞大,繁殖速度惊人,并伴随着抗药性持续增强的趋势。加之豇豆本身所特有的无限开花特性、花果同期生长规律以及短周期连续采收的生物特性,这些复杂的生态交织和生物特性相互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对如蓟马等主要病虫害实施有效防治的挑战性和难度。
二、规模化程度低
豇豆生产大多以农户自家种植为主,面积多为1-3亩,通常根据经验或是上市时间决定种植时间,制约了豇豆规模化种植,因此经常出现同一片种植地区生育期不一致的情况,不利开展统防统治减少病虫害发生。
三、农药使用困境凸显
部分豇豆种植农户面临农药选择有限或虽有农药却缺乏科学施用知识的困境,往往出现滥用、乱用及过量用药等不科学使用农药的现象。这种不科学的农药使用行为不仅难以有效控制豇豆病虫害的发生,反而加大了豇豆农药残留超标的潜在风险,严重威胁到豇豆等冬季瓜菜的品质安全,成为制约该产业链健康发展的一大隐忧。
四、政策调整引发市场新变局
在2023年,海南省政府即废止了长期实行的农药批发专营特许制度。此前,尽管由于地理分布、区域差异等因素导致农药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但在此制度框架下,海南农药市场的运营秩序始终保持在极高的水准之上。各级流通与销售环节均受到严谨的规范制约和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保驾护航,从而确保了农药市场运行的安全稳定态势。然而,在这一制度废止后,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一方面,得益于网购平台的繁荣发展以及农药生产商直接对接农户销售模式的广泛推广,农药销售渠道经历了深度整合与优化,极大地提升了购买流程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这种看似高效的模式下却也伴随着一系列隐忧,尤其是针对农户权益保障的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农药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肆虐横行,给农户在选购农药时带来了辨别真伪的巨大困扰。农药质量问题为农户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难度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对豇豆种植产业以及其他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尤为深远,不仅可能直接影响到作物产量的稳定性,更关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整个农业产业链构成了严峻考验。
面对豇豆种植所遭遇的挑战,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常态执法与严密监管
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贯彻执行农药市场的各项法规制度,坚持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构建并切实执行常态化、高标准的执法机制,对农药生产与销售环节中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铁腕打击,确保每一起违法案件都得到应有的严厉惩处。为维护农药市场的公正公平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农户权益以及农业生产种植的安全。
二、深化与拓宽宣传教育覆盖面
一是着力提升农药管理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及安全使用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培养农户们对农药品质的专业鉴别能力、农药科学的施用规范与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倡导并引导农户选择正规渠道,选购并正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农药产品。二是着力在豇豆主产区乡镇建设豇豆绿色防控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打造我县“防虫网+”豇豆品牌,培育诸如利国镇乐三村、抱岁村等以村干部带头带动农户种植的模式向全品类的冬季瓜菜延伸,做到“镇镇有典型,村村有基地”。三是加强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倡导为种植户提供合理高效的用药用肥建议,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种植在安全高效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三、构筑行业协会,共绘稳健发展蓝图
倡议成立农药行业协会,其核心目标在于依托行业自律与规范化管理的模式,有力驱动农药行业内企业的良性竞争,对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农药市场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此外,行业协会还将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不仅能准确传达政府行业管理政策落实,还可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行业发展导向和技术支持,助力制定出更为科学精准、契合实际需求的农药管理政策,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