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 乐东县政协办公室 | 发文机关: 乐东县政府办公室 |
分享到:
|
关于推广我县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林国强
当前,我县农业面源污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为加快推广引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任务紧迫。眼下,绿色防控正跨越技术关、效益关和服务关,加速走进田间地头。在农业生产上,化学农药的老路走不通,大家都谈药色变。绿色防控成为必然选择之路。化学农药在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过量使用农药及农残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绿色防控倡导以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替代化学防治来控制病虫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一、技术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绿色防控是一个新型的防控体系。近年来,我县豇豆种植的防虫网+、哈密瓜大棚种植,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各地以农业生态区域为单元,因地制宜集成了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适中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目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已会同全国农技中心总结提炼出28套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将在各地进一步验证后,尽快上升为行业标准。
二、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念转变难。现在一些小农户还是习惯于使用化学农药,效果好、来得快,对生物防控等效果慢、操作复杂的技术接受程度还较低,不主动、不愿意推广应用。二是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不平衡,优势产区外区技术推广快,其他地区慢。作物间也不平衡,果、菜、茶、等经济型园艺作物技术推广快,冬季瓜菜、水稻等大田作物推广少、运用比例低。
为支持绿色防控落地,县农业局补贴支持使用种植豇豆防虫网加的农户,农业农村部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和果菜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同时,在粮食主产区和果菜茶优势区,对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技术物化产品等实施补贴。这样的基地较好地解决了绿色防控的问题。
三、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趋势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中,适度规模经营实施面积占75%以上。有关部门正通过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推广平台,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目前,全国在农业部门备案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超过4万个。这些专业服务组织,既是推进统防统治的中坚力量,也是推进绿色防控的主力军。不过,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并不均衡。一方面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部分服务组织却遭遇盈利难的困惑。三分之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靠自己实现了较好的盈利,能够健康发展;三分之一刚好保本,加上政府补贴,略有盈利;三分之一靠政府补贴能勉强生存。
针对上述痛点,各地积极扶持绿色防控市场主体。我省依托“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作为重点应用对象,把专业化服务组织作为重点实施主体,建成标准化区域服务站,破解植保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今后在绿色防控上要强化两个理念,一是树立绿色植保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植保全过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二是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培育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下一步,将以粮食生产功能区、果菜茶优势区、农产品品牌基地为重点,示范引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四、建议:
1.在种植水果、蔬菜上多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消除大众“谈药色变”的心理。
2.由县政府、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做到每个乡镇有1到2个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3.政府补贴支持率先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户,财政有专门资金用于防虫网、杀虫灯等物化产品补贴。
4.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民种植户、农庄主、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定期培训、学习绿色防控知识,做到政府重视,人人参与。
5.政府组织农、科、教、企、协同攻关,支持绿色防控落地。
6.建造以虫养虫,再以虫治虫的“天敌工厂”。
7.倡导种养殖业,生产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